题号9101112131415
答案DB ABCACACDACBD
16.C(3分) 17.2.40(3分),0.51(3分)
18(9分)(1)(3分)说明: a-1/m图象,合理选择标度1分,描点1分,连线1分 ,
(2)在物体受外力不变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倒数成正比(或F一定,a与m成反比) ;(3分)
(3)0.15N~0.16N 均对。(3分)
19、(6分)67.5N(课本86页例题)
20.(10分)解:以木块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
(1)力F作用时,木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又有 ,
联立式解得
(3)撤去力F时木块的速度 ,
(3)撤去力F后,木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又有
解得,
(4)加速过程物体的位移 。
减速过程木块的位移
总位移x=x1+x2=80m
21(8分)由题意可知:弹簧此时的长度L= BCcos30°=2cm>1.5cm,故弹簧被拉长,且x=0.5cm。
物体的受力如图所示,则:
TAcos30°-TBsins60°=0
TBcos30°+TAsins60°+kx - mg =0
解得:TA=30N
TB=30N
22.(8分)物体放在传送带上后,开始阶段,传送带的速度大于物体的速度,传送带给物体一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物体由静止开始加速下滑,受力分析如图(a)所示;当物体加速至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由于μ<tanθ,物体在重力作用下将继续加速,此后物体的速度大于传送带的速度,传送带给物体沿传送带向上的滑动摩擦力,但合力沿传送带向下,物体继续加速下滑,受力分析如图 (b)所示。综上可知,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在获得共同速度的瞬间发生了“突变” 。
开始阶段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μmgcosθ=ma1;
所以:a1=gsinθ+?gcosθ=10m/s2;
物体加速至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需要的时间t1=v/a1=1s;
发生的位移:s=a1t12/2=5m<16m;
物体加速到10m/s 时仍未到达B点。
第二阶段,由于mgsinθ>?mgcosθ
有:mgsinθ-?mgcosθ=ma2 ;
所以:a2=2m/s 2;
设第二阶段物体滑动到B 的时间为t2
则:LAB-S=vt2+a2t22/2 ;
解得:t2=1s , t2/=-11s (舍去)。
故物体经历的总时间t=t1+t 2 =2s .
+《高一物理必修二期末试题》相关文章
- › 物理入门:“三多”轻松应对高一物理
- › 突破高一物理学习障碍的有效方法
- › 高一物理必修1公式总结
- › 高一物理必修二教材重要知识点总结
- › 高一物理必修一教材重要知识点总结
- › 高一物理必修2暑假作业答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物理必修二期末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