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高一学习高一语文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文言文专题复习

高一语文

当前:首页 >>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文言文专题复习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文言文专题复习

日期:10-31 19:52:31 | 高一语文 | 浏览次数: 402 次 | 收藏

标签:高一语文,http://www.gaofen123.com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文言文专题复习,

  一、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管仲夷吾者,颖上人也。少时尝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注:召忽曾与管仲一起事公子纠

  (《史记管宴列传》)

  1.给未加标点的句子加上标点。

  2.为下面句中加黑的词,选出正确的义项。

  ①鲍叔遂进管仲(  )

  A.进献  B.进言  C.靠近  D.举荐

  ②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

  A.不像  B.不才  C.不孝敬 D.不好

  3.与句中加黑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①及小白立为桓公(  )

  A.立土动及百尺             B.今其智乃仅不能及

  C.及至始皇                 D.战、守、迁皆不及施

  ②天下人不多管仲之贤(  )

  A.尝与鲍叔贾,分钱财多自与    B.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

  C.多见其不知量也              D.是以古之人易财,非仁也,财多也

  ③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

  A.所识穷乏者德我欤            B.而心目耳力俱穷

  C.固将愁苦而终穷              D.穷凶极恶

  4.与“知我不羞小节”中的“羞”字用法不相同的一句是:(  )

  A.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B.吾从而师之

  C.鲍叔终善遇之                D.孟尝君客我

  5.与“三仕三见逐于君”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

  A.管仲囚焉                    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冀君实或见恕也              D.吾幽囚受辱

  6.下列两句的译文正确的项是:

  ①召忽死之(  )

  A.召忽也死在这件事上           B.召忽为公子纠而死

  C.召忽因公子纠失败而自杀       D.召忽因公子纠失败而被杀身死

  ②以身下之

  A.把自己放在下边               B.自己(鲍叔)甘居管仲之下

  C.(鲍叔)能亲身礼贤下士        D.(鲍叔)就此退下,不再参政

  7.文中说“管仲贫困,常欺鲍叔”在文中具体指哪件事

  8.这段文字的中心是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贞观元年,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尝被召,不解佩刀入东上阁门。出阁门后,监门校尉始觉。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议,以监门校尉不觉,罪当死;无忌误带刀入,徙二年,罚铜二十斤。太宗从之。大理少卿戴胄驳曰:“校尉不觉,无忌带刀入内,同为误耳。夫臣子之于尊极,不得称误,准律曰:‘供舆汤药、饮食、舟船,误不如法者,皆死。’陛下若录其功,非宪司所决。若当据法,罚铜未为得理。”太宗曰:“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何得以无忌国之亲戚,便欲扰法耶?”更令定议。德彝执议如初。太宗将从其议,胄又驳奏曰:“校尉缘无忌以致罪,于法当轻,若论其过误,则为情一也;而生死顿殊,敢以固请。”太宗乃免校尉之死。是时朝廷大开选举,或有诈伪阶资得,太宗令其自首,不首,罪至于死。俄有诈伪者事泄,胄据法断流以奏之。太宗曰:“朕初下敕,不首者死,今断从法,是示天下以不信矣。”胄曰:“陛下当即杀之,非臣所及;既付所司,臣不敢污法。”太宗曰:“卿自守法,而令朕失信耶?”胄曰:“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是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而置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臣窃为陛下惜之。”太宗曰:“朕法有所失,卿能正之,朕复何忧也!”

  (《贞观政要》)

  1.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是时朝廷大开选举              B.太宗令其自首

  C.今断从法,是示天下以不信矣    D.卿自守法,而令朕失信耶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出阁门后,监门校尉始觉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B.何得以无忌国之亲戚,便欲扰法耶     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C.太宗将从其议                      备必喜而从命

  D.今断从法,是示天下以不信矣        吾属今为之虏矣

  3.下面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尝被(太宗)召

  B.(太宗)出阁门后,监门校尉始觉

  C.更令(戴胄)定议

  D.而生死顿殊,(大臣)敢以固请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戴胄严正执法的一组是:(  )

  ①校尉不觉,无忌带刀入内,同为误耳

  ②误不如法者,皆死

  ③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

  ④既付有司,臣不敢亏法

  ⑤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

  ⑥朕法有所失,卿能正之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5.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戴胄援引法律,犯颜直谏,他认为封德彝定长孙无忌及监门校尉的罪轻重失当,所以固请复议。

  B.戴胄引法典“……误不如法,皆死”,劝太宗不要姑息长孙无忌的罪行而使重罪轻罚,更不能因地位高低而使同罪异罚。

  C.戴胄针对当时有人用欺骗手段谋官骗财,建议太宗敦促他们自首,否则就重判,而在实际处罚中,却又改死罪为流放,以显示太宗的“大信”。

  D.戴胄认为封德彝判校尉死罪,而让长孙无忌以功抵罪,于法无据,而太宗下令“……不首,罪至于死”,也与法典相背。戴胄敢于据理力谏,足见其忠直不阿。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

  十五年春,宋人使乐婴齐告急于晋。晋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君其待之。”乃止。

  使解扬如宋,使无降楚,曰:“晋师悉起,将至矣。”郑人囚而献诸楚,楚子厚赂之,使反其言,不许,三而许之。登诸楼车,使呼宋人而告之。遂致其君命。楚子将杀之,使与之言曰:“尔既许不榖,而反之,何故?非我无信,女则弃之,速即尔刑。”对曰:“臣闻之:君能制命为义,臣能承命为信,信载义而行之为利。谋不失利,以卫社稷,民之主也。义无二信,信无二命。君之赂臣,不知命也。受命以出,有死无霣①,又可赂乎?臣之许君,以成命也。死而成命,臣之禄也。寡君有信臣,下臣获考死②又何求?”楚子舍之以归。

  夏五月,楚师将去宋。申犀稽首于王之马前。曰:“毋畏③知死而不敢废王命。王弃言焉。”王不能答。申叔时仆,曰:“筑室反耕者,宋必听命。”从之。

[1] [2] [3]  下一页

TAG:文言文  高一语文  

相关分类

高一语文 更新

高一语文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