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初中教育初二学习初二物理初二物理概念总结

初二物理

当前:首页 >> 初二物理概念总结

初二物理概念总结

日期:10-31 19:52:31 | 初二物理 | 浏览次数: 636 次 | 收藏

标签:初二物理,http://www.gaofen123.com 初二物理概念总结,

  30.阻碍物体发生相对滑动的力,叫做静摩擦力.

  31.物体在滚动时也受到阻碍运动的滚动摩擦.

  *在相同情况下,滚动摩擦要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32.滑动摩擦力与物体所手的压力和接触面的性质及材料的粗糙程度有关.

  33.一切物体不论它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都具有一种维持它原先运动状态(静止也是一种运动状态)的性质,物理学中把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34.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固定不变的性质).

  35.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就越大,改变它的运动状态就越困难.反之,物体质量越小,惯性就越小,要改变它的运动状态就越容易.

  36.一切物体总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惯性定律".

  37.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物体不受外力时,总是保持原先的运动状态不变,如果原先静止,就始终静止不动.如果原先运动,就始终以原来的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

  下册

  一.机械和功

  1.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该固定点O叫做支点,促使杠杆转动的力F1叫做动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叫做阻力,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引的直线)的距离L1叫做动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叫做阻力臂.

  2.所有杠杆时,如果杠杆静止不动或绕支点匀速转动,那么杠杆就处于平衡状态.

  3.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

  4.滑轮是周边有槽,能绕着轴转动的小轮.

  5.滑轮是一种变形杠杆,所以它也属于杠杆机械,根据工作情况,可分为定滑轮与动滑轮.

  6.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定滑轮可以看作是一个等臂杠杆.使用定滑轮并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7.轴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动滑轮可以看作是一个省力杠杆.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但这时却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8.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且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了一段距离,物理学上称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了功.

  9.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越大,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就越多.

  10.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等于作用力F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S的乘积.(W=FS)

  11.力的单位是牛,距离的单位是米,因此功的单位就是 牛*米,称为焦耳,简称焦,符号用J表示.(1焦=1牛*米)

  *把两个鸡蛋举高1米,举力做功约为1焦,把10千克的桶装水从一楼提到二楼,提力做功约为300焦.

  12.把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用它来比较组功的快慢.用P表示功率,W表示功,T表示做功的时间,则功率可表示为P=W/T

  13.在SI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符号是W.1瓦=1焦/秒 1千瓦=1000瓦,1兆瓦=1000000瓦

  14.物理学中认为如果一个物体能对其他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15.物体处于某一高度时所具有的势能叫做重力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行变而具有的势能叫做弹性势能.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统称为势能.

  16.重力势能的大小取诀于物体的质量和所在的高度.物体质量越大,所处的位置越高,它所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17.物体的弹性势能形变越大,物体所具有的弹性势能也就越大.

  18.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19.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其动能就越大.

  20.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21.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等于机械克服阻力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不能省功,这个结论叫做功的原理.

  二.热与能.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要想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首先需要确立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叫做温标.(常用的温标书摄氏温标)

  3.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4.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看清它的量程(测量范围),然后看清它的最小分度值,也就是每一小格所表示的值.要选择量程适当的温度计测量被测物体的温度.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且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的侧壁或底部,读数时,温度计不要离开被测物体,且眼睛的视线应与温度计内的液面相平.

  5.通常把用来测量人体温度的温度计叫做体温计.(医用温度计)

  6.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

  7.分子体积小,数量大,有一定的间隙.相当于一个直径为0.00000000001米的球形.

  8.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花粉粒子---分子)

  9.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就越激烈.因为分子的运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系,所以通常把分子的这种运动叫做分子热运动.(分子不动时,温度为-273.15度)

  10.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力)

  11.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现象,叫做热传递现象.

  12.热传递的方式有三种;人传导,对流和热辐射.热从物体的高温部分沿和物体传到低温部分的方式叫做热传导.在传导中,物质分子并没有移动.

  13.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实现热传递的方式叫做对流.在对流中,液体或气体的分字在移动.

  14.高温物体直接向外发射热的现象叫做热辐射.热辐射在真空也能进行.

  15.热量表示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的能量多少.热量常用符号Q来表示.它的国际单位也就是能量的单位;焦(一根火柴棒完全燃烧大约可放出1400焦的热量. 烧一壶水672000焦)

  16.由同一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一定时,它吸收的热量仅与升高的温度(物质的种类)有关,而与物体原来温度的高低无关,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多.

  17.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度时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的符号是C,单位是焦/(千克*摄氏度).质量相等的同种物质,温度降低1摄氏度所放出的热量与升高1摄氏度所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

  18.水的比热容在常见的物质中是比较大的.

  19.分子因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叫做分子动能.

  20.物体的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内能的单位是焦.

  21.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22.内能还跟物体的体积,状态有关.

  23.物体内能的改变可通过做功和热传递两种不同的方式来实现,且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24.做功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25.而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都是物体间内能转移的过程.

  26.在内燃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上一页  [1] [2] 

TAG:初二物理  

相关分类

初二物理 更新

初二物理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