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缓和,在受伤静脉远心端进行止血。
4输血与血量
1) 血型的发现:1900年,兰德斯坦纳发现了ABO血型 ;2)血量:占体重的7~8%
3)输血:血型:A型、B型、AB型、O型;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五、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尿的形成与排出
1)概念: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途径:1)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2)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
3)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2)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输尿管和膀胱)
肾脏:形成尿的场所;输尿管、尿道:排尿的通道,膀胱:有贮尿的作用
3)肾单位的结构与功能
肾小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肾小囊:肾小管的盲端膨大部分凹陷而成,囊壁分内、外两层,内层紧贴肾小球,外层与肾小管相连
肾小管:肾小囊内外两层之间的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4)尿的形成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滤过,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
(3)肾小管的分泌作用: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氨等物质,形成尿液
尝试通过液体成分区别:血液、血浆、原尿和尿液
2、人粪尿的处理
1)人粪尿的价值:作为农家肥。特点是: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能改良土壤。
2)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 方法: 建沼气池、高温堆肥、建生态厕所
作用:杀死各种病菌、虫卵,分解有机物和其他有害物质。
六 、人类生命活动的调节
人体堆外界环境的感知
1、人的视觉和听觉
(1)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外膜:角膜:外膜的前部,无色透明,可透光
巩膜:白色,保护眼球内部的作用
虹膜:中膜的前部,有颜色,中央是瞳孔,通光
中膜:睫状体:虹膜稍后部,内有平滑肌,能收缩舒张,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脉络膜:占中膜2/3的后部,有血管(营养眼球)、色素细胞(遮光并使眼球内部形成“暗室”)
内膜:视网膜,内有大量感光细胞
内容物:晶状体:双凸镜,依靠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玻璃体、房水。
附属结构:眼肌、眼睑、睫毛、结膜、泪器(泪腺、泪点、鼻泪管)
(2)视觉的形成:
外界光线经反射在视网膜上成像,产生神经冲动传递到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3)眼的卫生保健:
近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戴凹透镜
远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矫正:戴凸透镜
沙眼:由沙眼衣原体感染眼睑内面的结膜
2、耳的结构和功能:
外耳:耳廓 收集、传导声波,外耳道:传导声波。
中耳:鼓室:有咽鼓管与咽部相通,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鼓膜:接受声波,产生振动。
听小骨:三块,将鼓膜的振动传导至内耳。
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2)听觉的形成
声波、鼓膜产生振动、耳蜗产生神经冲动 听觉中枢 骨传导 有关的神经 (形成听觉)
3、神经系统的组成
1)神经系统的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
2)神经元的结构、功能:
(1)结构 细胞体、突起
轴突:一条,长而分支少 ,树突: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枝,
轴突 集结成束,外包上结缔组织膜,髓鞘 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为神经末梢),多条神经纤维组成神经
(2)功能: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兴奋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的)
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的概念: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反。
+《初一生物下册复习提纲》相关文章
- › 初一生物上册复习练习题
- › 初一生物第一二单元练习题
- › 初一生物人体的营养课堂笔记总结
- › 初一生物人与动物练习题
- › 初一生物种子植物教学
- › 人教版初一生物人体知识复习资料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一生物下册复习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