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初中教育初一学习初一历史初一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初一历史

当前:首页 >> 初一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初一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日期:10-31 19:52:31 | 初一历史 | 浏览次数: 311 次 | 收藏

标签:初一历史,http://www.gaofen123.com 初一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本文为初一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供广大初一学生作学习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秦朝 历史的评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秦朝是我国历 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B.秦朝在地方上 推行郡县制度

  C.陈胜吴广起义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D.长平之战标志 着秦统一六国的完成

  2.秦朝为加强中 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

  A.称皇帝,实行 郡县制 B.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派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

  3.秦始皇统一六 国后,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对促进我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措施是( )

  A.建立专制集权 统治 B.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C.焚书坑儒 D.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

  4.现代著名史学 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叶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秦始皇焚书的主要目的是( )

  A.限制人们的言 论 B.禁止儒学传播 C.树立秦国的形象 D.加强思想控制

  5.“有志者事竟 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 )

  A.春秋和战国 B.秦朝和春秋 C.战国和三国 D.秦初和汉初

  6.“惜秦皇汉 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

  A.创立中央集权 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稳固大一统局 面 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

  7.为了加强中央 集权,削弱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汉武帝所采取的措施是( )

  A.颁布“推 恩令” B.设西域都护府 C.加强监察制度 D.推行 儒学教育

  8.董仲舒因功 而受到汉武帝尊敬和后裔纪念,他最主要的功劳是:

  A.提出“焚书坑 儒”的主张 B.提出与匈奴和亲的策略

  C.提出“独尊儒 术”的主张 D.提出“推恩令”的策略

  9.汉武帝为巩 固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有( )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颁布推恩令 ③ 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 ④设置西域都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水排是我国 东汉时期南阳太守杜诗发明的一种新式工具,它的主要用途是( )

  A.灌溉工具 B.水上运输工具 C.纺织工具 D.鼓风冶铁工具

  11.正在央视电 视剧频道热播的《昭君出塞》,引起了观众对历史上这位“落雁美女”大义和亲的辉煌事迹的极大兴趣。你知道王昭君和亲嫁给了哪一民族的首领( )

  A.鲜卑族 B.匈奴族 C. 藏族 D.蒙古族

  12.2008年3月, 奥运圣火沿丝绸之路开始全球传递。与丝绸之路开辟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西域都护府的 设置 B.张骞通西域 C.玄奘西行 D.马可波罗东游

  13. 小华:送 人千里,终有一别,陛下请回吧!小明:爱卿,此去西域凶险异常,然匈奴一日未了,则国无宁日,望卿不辱使命,早去早回。由以上的历史短剧台词,可知他们正 在学习( )

  A.张骞出使西域 B.郑和下西洋 C.清军出兵雅克 萨 D.玄奘印度取经

  14.河西走廊位 于甘肃省西北部祁连山和北山之间,又叫甘肃走廊。因为位置在黄河以西,所以叫“河西走廊”。位于河西走廊上的“河西四郡”是丝绸之路上的四颗明珠,请判断 这四郡都是在哪位皇帝在位时设置的( )

  A.汉高祖 B. 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15.近年来东突 恐怖分子在新疆地区活动猖獗,他们鼓吹新疆独立,妄图把新疆从我国分裂出去。下列哪一年发生的史实最能证明新疆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A.公元前138年 B.公元前119年 C.公元前60年 D.公元73年

  16.2008年 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的境外路线以古丝绸之路为主线设计。在历史上,古丝绸之路是( )

  ①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 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③东西方文化 交流的桥梁 ④横跨亚欧的洲际铁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如果你想让 自己的生命更完整一些,让灵魂更高尚一些,使自己的经历更丰富一些,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一趟丝路,让心灵得到升华与净化。如果我们沿着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 重走丝路,我们应该从哪个省的城市出发( )

  A.西安 B. 兰州 C.北京 D.洛阳

  18.中医是中国 的传统医学。东汉的张仲景对中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后世尊称为“医圣”。他撰写的一部著名 医学著作是( )

  A.《九章算术》 B.《齐民要术》 C.《伤寒杂病论》 D.《本草纲目》

  19.东汉以前, 我国用竹简或木简作为书写材料。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向汉武帝上奏,用了三千片竹简,由两个人抬进宫殿。竹简(木简)作 为书写材料,其主要缺点是( )

  A.笨重,不 便搬运阅读 B.质劣,不能长久保存

  C.稀少,不 易找到原料 D.昂贵,不能广泛采用

  20.下列论述, 表达准确无误的是( )

  A.西汉宦官蔡伦 改进了造纸术 B.东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C.西汉宦官蔡伦 发明了造纸术 D.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21.被鲁迅称之 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

  A.《史记》 B《汉书》 C《资治通鉴》 D《三国演义》

  22.《史记》是 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主要是因为它( )

  A.歌颂了陈胜吴 广起义的反抗精神 B.刻画了众多的历史人物形象

  C.歌颂了农民领 袖的斗争精神 D.体例完备,内容翔实,文笔生动

  23.佛教和道教 都得到统治者的欢迎和扶持,其共同原因是( )

  A.都是外来宗教 B.都迎合统治者想长生的愿望

  C.都能麻醉人民 的思想 D.都主张修身养性,长生不老

  24.下列有关秦 始皇陵兵马俑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体现了秦朝的 雕塑艺术水平 B.展现了秦军横扫六国的磅礴气势

  C.兵马俑与真人 真马大体相当 D.体现了佛教文化对我国的影响

  二、判断改错题

  1.以下是某同 学所作的关于“丝绸之路”的读书笔记,请指出其中的四处错误并加以改正。

  卫青出使西域,促成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交通线——丝绸之路的开通,从洛 阳往西经河西走廊,出阳关西行,经西藏,越葱岭,至大月氏,再西行到安息和大秦,这就是横贯亚洲和非洲的“丝绸之路”。

  (1)错误: 订正:

  (2)错误: 订正:

  (3)错误: 订正:

  (4)错误: 订正:

  三、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 料:

  材料一:我总是觉得:匈奴从中华版图上消失,是一种巨大的遗憾,这种遗憾就像一块永不愈合的伤口,时常让我们感觉到一种疼痛。每一个民族 都有自己的文化,有赖于这种文化,才能坚持生存和发展下去,而文化的运动与交流,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在匈奴短暂的东方生活中,虽然对中原汉王朝构成 了强大的威胁,但在一个民族的成长历史上,多一些挑战和竞争,总是十分必要的。

  ──《怀念匈奴》

  材料二:当年“马踏匈奴”的主人霍去病,如今正静静躺在高大的封土下。在霍去病短短二十四年的生命历程中,他完成了汉朝五代帝王的宿愿: 驱匈奴于大漠之上,受四方万国之来朝。他六次出征匈奴,足迹远至北海,将祁连山、焉支山、阴山、狼居胥山一一踏破,为汉朝带来了胜利的荣耀与和平的曙光。 当他发出“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的豪言后不久,便猝然倒在战争的间隙。

  ──《站在霍去病墓前》

  (1)举例说明,匈奴在短暂的东方生活中,对中原汉王朝构成的强大的威 胁?

  (2)秦朝、西汉初年以及汉武帝时期各是如何解决匈奴对中原王朝构成的 威胁的?

  (3)找出材料二中描述霍去病功绩的句子,说明了汉武帝为何给霍去病修 建高大的陵墓?并谈谈你对“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的认识?

  (4)请说说你对“在一个民族的成长历史上,多一些挑战和竞争,总是十 分必要的。”这句话的认识。

  2.阅读下列材 料:

  材料一: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拓展了汉王朝的视野,引发了汉王朝与中亚、西亚各国相互 贸易的强烈愿望,促成了西汉政府对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经营。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有史记载以来的第一次中外交流,史称“张骞凿空”。

  材料二:西汉政府在今天的轮台正式设立西域都护府,统领西域各国,以确保丝路的畅 通。西域都护府的建立迫使匈奴打消了称霸西域的雄心,这标志着西汉政府已经对西域各国开始了有效的统治。

  材料三:2007年7月31日, 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就丝绸之路联合申遗达成共识,希望她成为全世界的共同遗产而被永世铭记、永远呵护。丝绸之路是一条不同文明、不同民 族交流与融合的贸易往来之路、文化交流之路。丝绸之路联合申遗是整个亚太地区第一个作为“文化线路”申报的世界遗产,对今后亚太地区在文化线路的保护和申 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 [2]  下一页

TAG:测试题  历史  

相关分类

初一历史 更新

初一历史 热门排行